
不容忽视的新老员工平衡
当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人员招聘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新员工与老员工经常会因责权利等因素产生诸多的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如果不善加处理,便会打击员工工作热情,影响工作的衔接配合,甚至加剧团队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公司的业绩和竞争力。这种情况在一些发展历史较短的企业中尤为常见,这样的企业人才积累少,底子薄,在用人上经常捉襟见肘,所以在用人上易犯急性病,希望人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进入一个新公司,都必须先适应新环境,适应期短则三五天,长者达数月之久。在适应过程中,如果老板及人力资源管理者处理不好新老员工之间的平衡,不但新来人才难以发挥作用,无所适从,造成再次流失。而且老员工工作积极性也会因此受打击,消极怠工甚至离职。
如何调节新老员工之间的平衡便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突出课题。要搞好新老员工平衡,一是新老员工定位的平衡,二是新老员工薪酬的平衡,三是新老员工间用人的平衡。凡忽略这三个平衡者,轻者使员工队伍矛盾重重,使新老人员难以配合共事,重则使员工大量流失,伤及企业根本。笔者就从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分析一下如何处理这些平衡问题。
一、 尊老爱新,防止定位间的不平衡
在企业中,新进员工往往由于对公司环境和资源地图不熟悉,要迅速发挥作用比较难。在工作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仍然是老员工。然而有些老板却经常厚此薄彼,总是对老员工吹毛求疵(经常对现有员工不满意才招人),而 ……此处隐藏2364个字……划,使公司整体薪酬水平追上市场薪酬水平。
三、 老新结合,重视新老员工发展的不平衡
有些民营企业中,老板往往喜欢用新招来的人员,对于有限的高级岗位,往往喜欢给予外来和尚,总以为旧不如新。其实,若非新人经验丰富,能力超强,通过杀伐决断的手腕迅速站稳脚跟,高高在上是非常危险的。新人犹如墙头之草,头重脚轻根底浅,若无超强人际能力,得不到老人支持,常常会在错纵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郁闷,在迷宫一样的资源地图中不知所措。无人配合,没有资源,任你高高在上也难有作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人不能顺利适应公司环境,要么羞愧离开要么被更新的新人替代,新员工又被老员工化,于是就形成管理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却感觉一茬不如一茬,而且管理干部的更频繁更换往往伴随着管理思路的频繁变化,这也将给员工队伍造成很大冲击,造成队伍不稳,人心涣散。
实际上成熟企业人才的培养大都是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尤其是中高管理岗位。靠挖角挖来的员工,你今天能挖来,竞争对手明天也同样会轻易将他挖走,缺乏对组织文化上的认同熏陶,担任高位是比较危险的。对老人而言,若老板总是“喜新厌旧”,则会挫伤一大批老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看不到在企业中的成长空间而骑驴找马,最终使企业人心不稳,缺乏归宿感,使企业丧失凝聚力、竞争力!
更稳健的做法是把关键岗位更多地留给企业内部人员,使得那些安心于公司发展的干部能看到自己发展的空间,看到成长的希望,愿意与公司一起成长,从而能持久留在企业中发展,将不断积累的资源和经验继续贡献给企业的创造价值。对于拟重用的新人,则可通过全方位的检验,再授予实职给予重用。新老结合,两相得宜。总之,中高级管理者,用好老人,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凝聚人心,使得企业稳健发展。